央视网怒吼拔萝卜不盖被子|「あなたがそう言ってくれて私とても嬉しいの。本当よ」と彼女は哀しそうに微笑しながら言った。「でもそれはできないのよ」
卓创资讯分析师 桑潇
市场担忧加剧 布油再 度失守70美元关口
最近几年,全球能源市场波动性较大。在供应端维持收紧、需求端逐步复苏的大背景下,原油市场供需趋于再平衡,原油价格在2023-2024年始终维持震荡整理行情,主流波动区间为70-90美元/桶。进入2025年,各方消息抗衡令油市前景面临较大挑战,原油市场高波动性延续。分阶段来看,1月份原油价格先涨后跌,波动区间为72-82美元/桶;2月份原油市场表现僵持,原油价格在中上旬驻足整理后,下旬再度下行试探,而且震荡下行行情延续至3月上旬,欧美原油期货价格分别滑落至70及66美元/桶附近。截至外盘3月10日,欧美原油期货价格分别以69.28美元/桶、66.03美元/桶的价位,刷新2024年9月中旬以来的六个月价格新低。
2025年至今原油价格先涨后跌、走势出现明显转折的原因,主要涉及美国的政权过渡。拜登政府卸任前宣布对欧洲某国实施新一轮制裁,涉及石油出口贸易,并且针对买方市场实施限制措施,供应担忧推动原油价格震荡上涨至80美元/桶上方。特朗普上任后原油价格急转而下,原因来看:一是其关税政策引发国际贸易争端,通胀顽固预期减缓美联储降息节奏,美元偏强走势与经济担忧持续利空;二是特朗普对内支持、对外施压的能源政策,令油市供应端存在增加预期,施压油市;三是美国斡旋东欧和平进展,欧洲某国制裁减免预期降低供应担忧,原油溢价适度回吐。而3月10日原油价格走势疲弱、进一步下行试探的原因,除了上述几方面的利空影响继续发酵之外,市场对经济的担忧波及金融市场,美国股市的大范围下跌利空市场心态,又加剧了原油价格的下跌程度。
利好匮乏、利空叠加 油价疲弱走势料将延续
目前来看,上半年市场关注点依然主要集中在东欧和平进展、国际贸易争端、美联储降息节奏、欧佩克 产量政策以及中美石油需求等方面,预计油市高波动性延续,原油价格震荡偏弱整理,但下行空间受限。具体来看:
宏观方面: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国际贸易争端,一方面,市场对全球经济及能源需求受损的担忧持续,另一方面通胀顽固预期减缓美联储降息节奏,均对油市形成利空影响。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反复无常与国际贸易争端的拉锯博弈,则进一步加大金融市场与原油等大宗商品市场的波动性。
需求方面:全球范围内经济及能源需求维持增速放缓预期,对油市支撑不足。中美能源需求方面,在经济刺激措施提振下,中国能源需求稳健预期提振油市;美国收储动作预计对油市形成一定支撑,但常规硬性需求预计直到5月份前后才能逐步利好油市。
供应方面:欧佩克 现有的减产政策延续至3月底,4月份开始将逐步灵活增产,增产计划利空油市,但增产的“灵活性”字眼,令产量政策仍存变数。特朗普政策来看,能源方面对内支持、对外施压,令油市供应存在增加预期,地缘方面斡旋东欧和平进展,欧洲某国制裁减免预期降低供应担忧,均利空油市。但与此同时,特朗普对中东等个别国家制裁引发供应缩减预期,又对油市形成持续性支撑。此外,中东地缘局势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仍有加大油市波动性的风险。
综合来看,油市利好消息匮乏、而利空消息叠加,基于宏观压力较大、供需市场支撑不足以及地缘局势等因素影响,预计上半年油市高波动性延续,原油价格维持偏弱整理,主流波动区间65-75美元/桶,美油存在试探65美元/桶下方的风险。市场风险性因素:一是地缘局势,二是美国经济及金融系统性风险。
。
责任编辑:李铁民
李雅婷(记者 李纯贤)03月12日,
李雅婷(记者 陈淑媛)03月12日,近日,众多知名品牌卫生巾被曝“偷工减料”——实际测量长度与产品包装标注长度不符。11月19日,记者实测“洁婷”“舒莱”等多个卫生巾品牌产品,发现7款中有3款存在实际测量长度小于外包装标明长度的情况。对此,有客服回应:产品巾身长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4%偏差。除此之外有网友热议,当前卫生巾(护垫)的国家标准对ph值规定与纺织产品相关规范对c类纺织产品(非直接接触皮肤)的ph值要求相同。图为卫生巾(护垫)的国家标准相关说明客服:符合现行国标±4%偏差11月19日,记者实测购买到“洁婷”“薇尔”“苏菲”“七度空间”“舒莱”五个品牌7款卫生巾及护垫,其中4款符合包装所标尺寸,剩余3款存在实际测量长度小于外包装标明长度的情况。实测发现,在网购平台购买到“洁婷”品牌的245mm卫生巾实际测量只有240mm,实际吸水棉芯210mm左右。顶端新闻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咨询“洁婷”电商客服,客服回应:245mm是在最理想状态下测量的数据。至于实际棉芯和标注长度有差别,另一官方网店客服回应:“我们的巾身尺寸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不影响正常使用,产品包装上标注的尺寸指的是整个卫生巾巾身的整体长度,不是芯体长度。”同日,记者在美团优选购买到的“七度空间”品牌的“空气感棉夜用”卫生巾,产品包装标注338mm,而记者实际测量卫生巾最长处只有335mm,其中吸收芯长度315mm。对此,七度空间电商客服回应称,国家标准误差范围偏差指标规定为±4%,“卫生巾的全长偏差在±4%的范围内是允许的,我们都是按国家标准来的,只要符合国家标准就没问题”。记者从公开资料发现,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现行国家标准《卫生巾(护垫)(gb/t 8939-2018)》规定:卫生巾的全长偏差在±4%,全长偏差=(平均值-标称值)/标称值×100%。试验方法为,用直尺测量试样的全长(从试样最长处量取),准确至1mm。另外,记者在某大型商超购买到的“舒莱”品牌180mm加长护垫,实际测量只有177mm,实际吸收芯长度152mm左右。对此,“舒莱”官方旗舰店客服回复:“产品质量都是通过国家质检合格”。在客服给出的舒莱轻氧派卫生巾的检测报告中,顶端新闻记者发现,该产品全长偏差检测结果为-1%,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卫生巾的全长偏差±4%。同时,舒莱客服也表示,明确未来的改进落实点,“后续除了会增加吸收芯长度的标注,并采购新的模具外,我们更会贡献自己微弱的力量,共同推动新国标的修订”。“舒莱”客服提供的某款卫生巾检测报告卫生巾新国标正在起草11月17日,“abc卫生巾”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实际长度与标示长度存在偏差”“客服不当回复引争议”等问题致使abc天猫官方旗舰店下架所有产品,并紧急发布致歉声明。据海报新闻报道,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卫生巾消费市场,大约有4亿名适龄消费女性,有着千亿级的卫生巾市场。顶端新闻记者采访多位女性消费者发现,卫生巾长度缩水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确实较为常见,更有消费者对商家回应表示不理解:“偏差±4%,但市面上经实际测量的多数不符合标注长度的卫生巾均为-4%以内,还没有发现 4%的。”据21世纪经济报道,根据qyr(恒州博智)的统计及预测,2023年全球卫生巾市场销售额达到了255.2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346.3亿美元。业内人士认为,一片卫生巾缩水3-5mm,对消费者而言感受不明显,但对于成千上万的女性来说,克扣出来的“误差”背后隐藏了巨大利益。该业内人士称,女性消费者对卫生巾质量问题越来越关注,侧面反映其诉求和“痛点”,企业及品牌方如何围绕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展开整改,才是提高经营和业绩,在消费者心中重塑品牌形象的重心。记者在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检索到,计划号为20241954-t-607的国家标准计划《卫生巾(护垫)》正在起草,项目周期16个月,下达日期为2024年6月28日。此外,在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上,可以对现行标准进行信息反馈。卫生巾新国标正在起草卫生巾与纺织品属不同的产品类别除卫生巾长度缩水问题之外,日前网友热议,当前卫生巾(护垫)的国家标准对ph值的规定为4.0-9.0,这与纺织产品相关规范对c类纺织产品(非直接接触皮肤)的ph值要求相同。11月20日,记者咨询多家卫生巾品牌客服,某品牌客服回应称,其产品按照《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而非纺织品相关标准生产,“卫生巾产品不作abc级区分”。某品牌电商提供的一款卫生巾产品检测报告中,ph值为5.9,甲醛含量未检出,包含这两项在内的11个检测项目结果均为“合格”,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记者查询相关标准获悉,引起热议的卫生巾“c类”执行标准,实际上是国家标准对纺织产品分类之一,“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并不在纺织品标准适用范围内。卫生巾属于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相关标准为gb 15979),而“c类”是纺织产品的一种类型(相关标准为gb 18401)。根据《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 18401-2010)》(以下简称《规范》),产品按最终用途分为3类:婴幼儿纺织产品(如尿布、内衣、围嘴儿、睡衣、手套、袜子);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如内衣、衬衣、裙子、裤子、袜子、床单);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如外衣、裙子、裤子、窗帘、床罩、墙布)。《规范》中明确,婴幼儿纺织产品应符合a类要求,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至少应符合b类要求,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至少应符合c类要求。该《规范》适用于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的服用、装饰用和家用纺织产品。区分a、b、c三类的项目,共有五个。其中两个指标引人关注,分别为甲醛含量与ph值。三种类别中,a类甲醛含量最低(≤20mg/kg),c类甲醛含量最高(≤300mg/kg);就ph值而言,a类为4.0-7.5,c类则为4.0-9.0。附录a“不属于本标准范围的纺织产品目录” 来源:《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记者注意到,《规范》附录a列出的“不属于本标准范围的纺织产品目录”中,“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在列。来源:顶端新闻
财联社11月18日电,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11月18日例行记者会。会上有外媒记者提问称:欧盟情报机构获得了关于“中俄合作生产军用无人机”的新情报。这些无人机会在乌克兰使用吗?中方对此持何立场?林剑主持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林剑对此表示,类似的问题中方已经多次作出过回应。我愿在这里重申,中方在乌克兰危机的问题上,一贯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积极劝和促谈,同一些国家搞双重标准、在乌克兰危机中拱火浇油的做法,形成鲜明的对照。中方在军品出口方面一向采取慎重负责的态度,从未向冲突的当事方提供致命性武器,始终依法依规、严格的管控军用及军民两用无人机,希望有关国家和人士不要在没有事实依据的情况下,对中方妄加猜测,污蔑抹黑。相关新闻欧盟新"外长"扬言:要让中国为支持俄"付出更大代价"在全球目光聚焦于美国大选和特朗普之时,欧盟机构的下一届执政团队也将随着正在举行的欧洲议会听证会和相关审议逐步登台。11月4日至12日,欧洲议会举行听证会,对欧盟委员会主席提名的26名欧委会候任委员逐个进行审议。爱沙尼亚前总理卡娅·卡拉斯已被提名为新任欧盟外交政策与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即将接替博雷利,任期五年。据香港《南华早报》和美联社报道,当地时间11月12日,卡拉斯出席欧洲议会听证会,扬言要让中国为“支持俄罗斯”而付出“更大代价”,甚至威胁对华制裁。爱沙尼亚前总理卡娅·卡拉斯已被提名为新任欧盟外交政策与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即将接替博雷利卡拉斯淡化特朗普胜选对于欧盟以及俄乌冲突的影响。她全程空喊口号,还声称欧盟应说服美国,让美国意识到其在中国问题上的战略利益与俄乌冲突结果息息相关。听证会上,卡拉斯告诉欧洲议员,“乌克兰的胜利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优先事项”。她呼吁欧盟各国“无论需要多长时间,都必须提供尽可能多的军事、财政和人道主义援助”。对于俄乌冲突,中方已反复表明“劝和促谈”立场,但美西方却频繁强扯中国。卡拉斯在此次讲话中,再次甩锅,声称“如果没有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俄罗斯无法以当前战力继续战争”。她宣称,“中国需承受更大的代价”,并建议欧盟应考虑实施制裁。随后,卡拉斯继续炒作“中国威胁”。在她嘴中,中国“更加隐蔽”地同俄罗斯、朝鲜、伊朗等国合作,“利用欧盟社会的开放性来对付欧盟”。她将中国称作“竞争者和系统性对手”,呼吁成员国在关键领域摆脱对于中国的依赖,“降低风险”。卡拉斯12日出席听证会,呼吁继续援乌今年9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了她领导下的新一届委员会27名成员名单。据介绍,11月4日至12日,欧洲议会举行听证会,对欧盟委员会主席提名的26名欧委会候任委员逐个进行审议。若议会审议不通过,相关欧盟成员国则需重新提名人选。《南华早报》称,卡拉斯预计将顺利通过欧洲议会议员的投票,接替博雷利,未来五年担任欧盟外交政策与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但卡拉斯将在一个棘手时刻接任这个职位:加沙冲突暴露了欧洲在中东问题上的分歧和惰性;俄乌冲突仍在继续,榨干了欧盟金库,削弱了其脆弱的团结。美联社也提到,俄乌冲突持续近三年后,欧洲越来越质疑,俄罗斯已经在这场冲突中占据优势。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并誓言将在24小时内结束冲突,更加让欧洲人怀疑全力援乌的必要性。值得一提的是,在就任爱沙尼亚总理时,卡拉斯坚定支持乌克兰,站在批评和制裁俄罗斯的最前线。爱沙尼亚与俄罗斯接壤,俄乌冲突后,卡拉斯曾呼吁西方国家禁止所有俄罗斯公民入境。在当天的讲话中,卡拉斯淡化了对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的担忧,称欧盟应当与美国任何政府合作。她透露,她此前已经与哈里斯和特朗普的代表对话,并且与特朗普的亲信取得联系,包括美国当选副总统万斯。卡拉斯多次被问及,在特朗普和美国寻求将战略重心转向亚洲之际,她将如何让美国继续参与这场被视为欧洲事务的俄乌冲突。《南华早报》注意到,有四次,她用了同一句话的变体,“如果美国担心南海,就应最担心如何应对俄乌冲突;如果美国担心中国,就应首先担心俄罗斯”。此外,卡拉斯还强调了欧盟基建投资计划“全球门户”,相当自信地表示,欧盟可以在投资非洲国家基建方面同中国相抗衡。她声称:“欧洲是一个人道主义超级大国。我们做了很多,但谈论的不多。”《南华早报》注意到,从卡拉斯在听证会上的表态来看,她在回答质询时“细节较少,口号较多”。例如,她全程渲染“中国威胁”,但当被问及欧盟是否需要新的对华战略时,却没有直接回答;被问及预计将如何增加对华战略的支出时,她几乎没有透露任何相关细节……随着俄乌冲突僵持不下,美西方官员近来频繁强扯中国,呼吁甚至威胁中方向俄罗斯施压。刚刚卸任北约秘书长的斯托尔滕贝格今年7月,北约前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北约峰会闭幕发布会上强调,北约把中国定义为俄罗斯对乌克兰战争的“决定性支持者”。对此,我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予以“强烈谴责”,称有关言论充斥着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颠倒黑白,恶意歪曲中国内外政策。实际上,卡拉斯口口声称要让中国“付出代价”,但即将“付出代价”的是欧盟自己。“听我说,欧盟小可爱们,你们必须付出巨大代价。”在10月的一场竞选活动上,特朗普威胁要对欧盟进口商品征税,让欧盟警铃大作,回想起特朗普首次执政时期“不分亲疏”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据多家媒体爆料,欧盟成员国现在正忙于制定应对策略,即如果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发动全面贸易战,欧盟将如何应对。日前《南华早报》援引消息称,欧盟成员国大使曾就此议题紧急举行会议,会议现场氛围颇为紧张,“就像葬礼一样”压抑。声称中企生产的无人机运往俄罗斯 欧盟官员又威胁中国当地时间11月15日,“政客新闻网”欧洲版援引一名欧盟高级官员称,欧盟将向中方施压,要求就“一家中企正生产用于俄乌冲突的军用无人机”这一报道做出回应。这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欧盟高级官员声称:“我们从情报来源得到消息,中国境内存在一家生产无人机的工厂,这些无人机运往俄罗斯。”这名官员称,欧盟必须确定中方是否知道该公司的活动,以及无人机的生产是否构成“中俄之间在军事装备上的直接合作”。“如果我们最终证实(中国向俄罗斯)转移了无人机,那么这将产生后果。”不过,该官员拒绝说明所谓“后果”可能是什么。欧盟再度炒作“中国军援俄罗斯”,图为欧盟旗帜(资料图)对于欧盟官员的这番言论,“政客新闻网”欧洲版认为,这是在暗示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后,欧盟的对华立场会趋于强硬,比如捷克外交部长扬·利帕夫斯基(jan lipavsky)就要求欧盟其他国家一道支持特朗普的对华政策。另据三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交官称,有关中国无人机的生产问题,将是下周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各国外长会议的首要议题。一名欧盟外交官表示:“我们显然必须密切关注,看中国是否正在改变其在俄乌冲突中的中立立场。迄今为止,中国一直公开保持这一立场。”另一名欧盟外交官则称,虽然欧盟官员和外交官没有说明可能采取什么行动,但正在研究的一种选项是,将更多中国公司列入欧盟制裁的“第三国公司名单”。上述欧盟高级官员称,欧盟将对中国采取与对伊朗相同的程序。当被问及欧盟在采取进一步行动之前需要了解什么时,这名官员称,欧盟正试图确定该工厂的生产是否面向俄罗斯,无人机是否运往俄罗斯,以及中方是否了解该公司的活动。这名官员补充说,“很难相信这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部分西方人士不断宣称,俄罗斯所谓“战争机器”的运转,有来自中国的支持。拜登政府曾多次污指中国向俄罗斯提供军民两用物品,但此前也曾表示,没有证据表明中国提供了“致命援助”。今年9月11日,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kurt campbell)在位于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对记者毫无根据地声称,中国向俄罗斯提供的物资,“直接帮助”了俄罗斯军队对乌克兰发动“侵略战争”。“这些不是军民两用的技术,这些都是中国为帮助维持、建设和多样化俄罗斯‘战争机器’所做的巨大努力的组成部分。”英国《金融时报》指出,坎贝尔此言,是美国首次指责中国向俄罗斯的“战争机器”提供直接支持,标志着美国官员就中国对俄罗斯的“直接军事支持”程度做出了新的评估。此前,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曾明确指出,中方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更不是当事方,但我们没有袖手旁观,而是坚持劝和促谈,推动政治解决,国际社会有目共睹,不是美国几句污蔑不实之辞能够抹煞掉的。中方从未拱火浇油、借机渔利,从未向冲突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武器,并始终严格管控军民两用物项。中国企业按照世贸规则和市场规则,同包括俄乌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展正常的经贸合作,合情合理,无可指摘。当地时间11月16日下午,中美两国元首在利马举行会晤,中方也再度阐述在相关问题上的态度,即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和作为始终光明磊落,就是穿梭斡旋、劝和促谈,为和平而奔走,为推动局势降温而努力。
声明: 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娇宠卿卿》
《死神之新第三十刃》 《妃常跋扈:逆天王妃》